第三章第六节壮医外治疗法的起源_【中医宝典】

...原始社会,人兽杂处,碰撞搏斗在所难免,而部落间的械斗也是经常发生的,再加上生产工具的原始,劳动中的意外伤害必然较多。因此,外伤是常见的,并且也是当时重要的致死原因。原始人遇有外伤如何处理,现已难查证。但从近代一些交通极其闭塞、经济文化极端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zs/37299.html

第七章第一节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_【中医宝典】

...根据文献记载得知,早在晋代,岭南俚人就会从有毒植物、动物、矿物中提取毒素制作毒药,如晋代巢元方《 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zs/37329.html

第七章第三节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一般规律_【中医宝典】

...一、根据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指导用药 毒物何以为毒?汉代王充在《论衡·言毒篇》作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说明:"夫毒,太阳之热气也,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……在虫则为搜蛇、蜂蛮,在草则为 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zs/37331.html

第三章 第七节 药食同源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原始社会,人类祖先还未学会耕种和养牧方法时,为了生存,就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的食物。"人们最早用作充饥的重要食物大都是属于植物性的……人们素来就生食,这是原始的,也是会用火以前惟一的营养方式。"壮族地区自古至今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,植物茂盛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25.html

第三章 第五节 卫生保健意识的萌芽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据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,壮族先民很早就萌发了卫生保健意识。如远古时期对火的使用及稍后发明的人工取火,不仅能御寒防兽,更重要的是它促使壮族先民知道熟食更有利于消化,并可减少疾病的发生,正如《礼记》所曰:"炮生为熟,令人无腹疾。"另外"脑髓因此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28.html

第四章 第三节 古代科技与壮医药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《壮族通史》指出:"瓯骆地区铜、锡等矿藏丰富,燃料充足,具有发展青铜冶铸业的有利条件。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回骆人开始学会冶铸青铜器以后,逐步积累了经验,冶铸技术亦不断提高。秦汉时期乃至隋代,随着中原人民的不断南迁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,加上瓯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32.html

第四章 第四节 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从考古挖掘的文物来看,壮族先民早已有了良好的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。如从广西合浦望牛岭西汉晚期墓出士的铜凤灯,烟尘通过口含的喇叭形口罩,经颈部进入腹腔 (腹腔内盛水)消入水里 ,有消烟作用,防止烟进入大气,污染空气,这充分说明了2000多年前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33.html

第四章 壮医药知识的积累(秦~隋)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壮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,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,经过汉魏六朝壮族民众防病治病的长期实践,逐渐积累了丰富的、宝贵的经验,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。 第一节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(1)26 第一节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37.html

班秀文_中医名医大全_【中医宝典】

...学术继承人传授经验◆他足迹遍及壮乡村寨,是现代壮医药理的奠基者◆他常说为医者既要有割股之心,又须医道精良,方能拯救难厄◆他感于壮族妇女辛苦多疾,潜心妇科病的研究,发展创新了中医妇科学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,班秀文静静地坐在简朴的客厅里,犹如仰止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gyi/banxiuwen/index.html

第五章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(1)_民族中医壮医_【中医宝典】

...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,壮医药事业逐渐兴旺,壮医药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。宋代苏颂主编的《本草图经》提到"二广俚医","俚医"是对壮族民间医师的最早称呼,说明至少在宋代,壮族已出现专职医师,并得到社会承认。明清以后也涌现出许多壮族名医。...

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minzu/b13144.html

共找到170个结果,正在显示第16页:

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,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赣ICP备13006006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