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,赞拜不名,置左右长史、司马、从事中郎、掾、属各四人,封宣城王,邑五千户,持节、侍中、中书监、录尚书并如故。未拜,太后令废海陵王,以上入纂太祖为第三子,群臣三请,乃受命。 建武元年冬,十月,癸亥,即皇帝位。诏曰:“皇齐受终建极,握镜临宸,...
...,与清平官同列。每日见南诏议事,出则领要害城镇,称节度。有事迹功劳殊尤者,得除授清平官(案:原本以除授为句,今据《唐书。南诏传》“大军将出治军壁。称节度,次补清平官”之文,是除授下应有“清平官”三字,原本盖因下条相属而误脱耳,今增入)。 ...
...难穷。以後待制转对公事等,除显具颁行关送到馆外,应有直下所司及不行未行之事。伏乞宣付当馆,旋依次第编录。其《时政记》《起居注》,并内庭逐日合书日历,亦乞相次逐旋。 ◇ 朝臣丁忧乞颁赍布帛奏(长兴二年四月中书门下) 尚书都官员外郎知制诰张昭远...
...总管,率兵三十万以讨之。杀内史裴炎。丁酉,追削敬业父祖官爵,复其本姓徐氏。十二月,前中书令薛元超卒。杀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。 垂拱元年春正月,以敬业平,大赦天下,改元。刘仁轨薨。三月,迁庐陵王哲于房州。颁下亲撰《垂拱格》于天下。夏四月,内史骞...
...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指使人心安定。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...
...鉴;皇华按节,逾五岭而腾骧。出扬使德之清,入掌王言之重。公器局宏伟,风神洒肃。年八岁能文章,随父任在都宅,与吏部侍郎阴铿接住。铿家置学,就博士授《孝经》《尚书》,以夜继昼,口不辍诵。铿曰:「吾之东家某复生矣!」年十三,读史至司马相如题桥之言...
...卷。職官又次之,二十二卷。禮又次之,百卷。樂又次之,七卷。刑又次之,大刑用甲兵,十五卷。其次五刑,八卷。州郡又次之,十四卷。邊防末之。十六卷。或覽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。本初纂錄,止於天寶之末,其有要須議論者,亦便及以後之事。 食貨第一、田制上...
...流年:光阴。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。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十出: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。”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时间流逝之快...
...四曲,华亦言有歌辞,会其注当是阙文,晋代歌诗,傅元述具存。 ◇ 彻食宜有乐议 《周官》云:「王大食,三侑皆合钟鼓。」汉蔡邕云:「王者食举以乐。」今但有食举乐,食毕则无乐。按膳夫职,以乐侑食。《礼记》云:「客出,以雍彻,以振羽。」《论语》云:...
...元济败,因入宫。” 王太尉播,少贫,居瓜洲寄食,多为人所薄。及登第,历荣显,掌盐铁三十余年。自刘忠州之后,无如播者。后镇淮南,乃游瓜洲故居,赋诗感旧。李卫公出在蜀关,而致和其诗以寄播。 宣宗以宪宗常幸青龙寺,命复道开便门,至寺升眺,追感者久之...
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,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