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本来不当真,说过也就忘记了。当然和先前的主张会冲突,当然在同一篇文章里自己也会冲突。但是你应该知道作者原以为作文和吃饭不同,不必认真的。你若认真的看,只能怪自己傻。最近的例子就是悍膂先生的研究语堂先生为什么会称赞《野叟曝言》〔2〕。不错,这...
...十月三十大风之夜 鲁迅记于厦门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《语丝》周刊一○六期,题为《〈坟〉的题记》。 ②《河南》 月刊,我国留日学生一九○七年(清光绪三十三年)十二月创办于东京,程克、孙竹丹等人主编。一九○一年“辛丑条约...
...,他终于还是一个“人之子”;然而以色列人连“人之子”都钉杀了。 钉杀了“人之子”的人们的身上,比钉杀了“神之子”的尤其血污,血腥。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【注解】 〔1〕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《语丝》周刊第七期。 文中关于...
...《三朝国史》一百五十卷 右皇朝国史,纪十卷,志六十卷,列传八十卷,吕夷简等撰。初,景德中,诏王旦、先文元公、杨亿等十人撰太祖、太宗两朝史,至天圣五年,诏夷简、宋绶、刘筠、陈尧佐、王举正、李淑、黄鉴、谢绛、冯元,加入真宗朝史,王曾监修。曾罢,...
...96、《舌部》原文-出自《说文解字》卷四 97、《㗊部》原文-出自《说文解字》卷四 《说文解字》第五卷 98、《耒部》原文-出自《说文解字》卷五 99、《丯部》原文-出自《说文解字》卷五 100、《㓞部》原文-出自《说文解字》卷五 101、...
...《苦闷的象征》广告〔1〕 这其实是一部文艺论,共分四章。现经我以照例的拙涩的文章译出,并无删节,也不至于很有误译的地方。印成一本,插图五幅,实价五角,在初出版两星期中,特价三角五分。但在此期内,暂不批发。北大新潮社代售。 鲁迅告白。 【...
...继续营业。 ⑤谢六逸曾编选《模范小说选》,选录鲁迅、茅盾、叶绍钧、冰心、郁达夫五人的作品,于1933年3月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,序言说准备别的作家骂他近视眼:“其实我的眼睛何尝近视,我也曾用过千里镜在沙漠地带,向各方面眺望了一下。国内的作家...
...刺旧社会给新青年看,希图在若干人们中保存那由误解而来的“信仰”,倒是“欺读者”,而于我是苦痛的。 一位先生当面,一位通信,问我《现代评论》〔7〕里面的一篇《鲁迅先生》〔8〕,为什么没有了。我一查,果然,只剩了前面的《苦恼》和后面的《破落户》...
...冷峻,《伤逝》则那么逶迤曲折、情深意切。鲁迅的小说是小说,也是诗,意境幽深,外冷内热,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 在写作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的同时,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和散文诗集《野草》。前者出版于1928年,后者...
...题《呐喊》 (1933年) 弄文罹文网,抗世违世情。 积毁可销骨,空留纸上声。 三月 《鲁迅日记》1933年3月2日:“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,于夜写二册赠之。”山县氏即山县初男。 ...
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,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