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生理学名词。恶,即厌恶。肝为风木之脏,风气偏盛易引动肝风,出现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动风之症,故恶风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五脏所恶,肝恶风。”马莳注:“肝属木,其性与风气相通,而感风则伤筋,故恶风。”...
...生理学名词。指肺气鼓动声带而发声。肺气足则声音洪亮,肺气虚则声音低微。肺气壅塞,声音嘶哑,为金实不鸣;肺气大伤,声音嘶哑,为金破不鸣。《难经·四十难》:“肺主声。”虞庶注:“肺,金也。金击之有声,故五音皆出于肺也。”...
...生理学名词。指脾胃。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依赖脾胃消化、吸收水谷精微,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一有此身,必资谷气,谷入于胃,洒陈于六腑而气至,和调于五脏而血生,而人资以为生者也,故曰后天之本在脾。”...
...生理学名词。即孤阴生和孤阳生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夺血者无汗,夺汗者无血,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。”张景岳注:“人之生也,阴阳之气皆不可无,未有孤阳能生者,亦未有孤阴能生者,故曰无两生也。”...
...生理学名词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。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,与骨的功能有关。肾藏精,精生骨髓,骨髓充实,骨骼强壮,运动捷健。肾的精气盛衰,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、营养、功能等,故称之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肾主骨髓。”...
...生理学术语。又称生气之原。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真气,是命门之火的体现。《难经·八难》:“所谓生气之原者,谓十二经之根本也,谓肾间动气也,此五脏六腑之本,十二经脉之根,呼吸之门,三焦之原,一名守邪之神。”...
...生理学术语。指一种胃的功能。浊,指饮食水谷。《灵枢·阴阳清浊》:“受谷者浊。”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,依靠胃气的作用而下降到肠道,与脾主升清的功能有相反相成的作用。胃以降为和,如胃气不降,则发生病变。参见胃气不降条。...
...①生理学名词。指卫外的功能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”②卫气的简称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卫者,水谷之捍气也。”③温病辨证名称,指一个部位或阶段。《温热论》:“肺主气属卫。”详卫分证条。...
...生理学名词。指发生声音的气力。声音的大小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。肺主呼吸,脾主生气,肾主纳气。三脏之气盛,发出的气声洪亮;三脏气衰,则声音低微,气弱懒言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音气益彰,耳目聪明。”...
...生理学名词。指心与舌有密切关系。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;反之,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”;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心病者,舌卷短。”...
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,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