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目录 《辨证录》分解湿热汤 ▼ 相关方剂 ▲ 返回目录《辨证录》:分解湿热汤【处方】车前子1两,厚朴3钱,黄连1钱,甘草1钱,枳壳1钱,槟榔1钱,滑石末1钱。【功能主治】夏秋之间,先泻后痢,腹中疼痛,后重之极,下痢不可,欲痢不得,口渴饮水...
...。中医认为,带状疱疹发病初期多因情志内伤,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湿热,或因脾湿郁久,湿热内蕴,外感毒邪,脾湿肺热而发病。在后期,往往湿已去,热已清,毒已消,以气滞血瘀为主。故中医辨治可分为肝胆湿热、脾湿肺热、气滞血瘀三型论治。 肝胆湿热 在...
...辨证】 湿热侵心。 【治法】 清热化湿,宁心安神。 【方药】 玄参8g,金银花lOg,当归8g,甘草6g,苦参lOg,滑石5g,绵茵陈lOg,淡黄芩6g,石菖蒲1Og,川贝母lOg,木通6g,藿香lOg,射干lOg,连翘1Og,薄荷7g,...
...病名。又名湿疟、暑疟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湿热疟之因,《内经》云:因得秋气,汗出遇风,及得之以浴,水气舍于皮肤之内,与卫气并居。卫气者,昼日行于阳,夜行于阴,此气得阳而外出,得阴而内薄,内外相薄,则疟日作。”发作时兼见身重肢痛、呕逆胀痞等...
...有一患者,愈后腿作痛。余意脓血过多,疮虽愈,肝经血气尚未充实,而湿热乘虚也。遂以八珍加牛膝、木瓜、苍术、黄柏、防己、炙草以祛湿热,养阴血,痛渐止;乃去防己、黄柏,服之遂瘳。...
...多为邪气实;耳旁红肿疼痛可因风热外袭或肝胆火热;耳中疼痛,耳道流脓者为肝胆湿热;久病血瘀可见耳轮甲错。 3.望鼻 主要反映肺与脾胃的情况。色青多为阴寒腹痛;色赤多为脾肺蕴热,色黄多为湿热,色白则为气血不足,色黑为肾虚水气内停;鼻燥色黑可因...
...原标题:养生保健:自测体内有无湿热 中医应如何调理(图) 自测体内有无湿热 中医应如何调理(图) 夏天高温炎热,很多人在这种高温多雨的季节会发现,即使喝很多的水,常会出现不想动弹、脸上出油多、头发容易脏、舌苔腻等症状...。 如果你也有...
...聤耳”范畴,肝胆热盛型,治则为清肝胆之热。用提插捻转之泻法施针。取听会、丘墟,乃是足少阳胆经之穴,其经循耳,具有清肝胆之热,通利耳窍之功效;翳风属于少阳三焦经,又是手足少阳之会,能加强泄胆火,通耳窍之效;足三里具有强壮机体作用,据实验报告此...
...,影响睡眠;若湿热盛,则糜烂、灼痛、黄水淋漓为主。婴儿可有发热、烦躁、睡眠不安等症。 证候分析:风热湿邪加以肝胆火热蒸灼肌肤,故皮肤红肿、灼热、疼痛;生有水泡,破后黄水淋漓,是为湿盛之证;瘙痒不止,是为风盛之证;灼热而痛是为热盛。小儿脏腑...
...,车前子10克。【功能主治】疏肝利胆,清热除湿,理气和营,止痛散结。主肝胆湿热蕴结。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【摘录】李培生方▼ 相关方剂 ▲ 返回目录 《卜用方》:疏肝利胆汤【处方】柴胡12克,白芍20克,枳壳10克,木香...
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,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